金秋九月,收获季节。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之际召开的一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大会。
贯穿全会始终的主线是:贯彻十七大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推进党的建设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锐意进取、永葆先进的精神风貌,突出显现了我们党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地推进自身建设的坚定信念,开启了“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的务实探索,开辟了党的建设科学发展的广阔空间。
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充分、全面地学习《决定》的精神,就必须看到其突出亮点,把握其主要贡献,领会其精神实质。为整体把握此《决定》,安徽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郝欣富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把握《决定》的要领。
一、以新的理论境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要求我们党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如何深入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全会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要求:一是“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这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二是“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这些论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博大的政治胸怀、巨大的理论勇气、开阔的思想境界,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指明了方向。
二、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发扬党内民主”,党的十六大把党内民主提到了“党的生命”的高度,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十七届四中全会总结了近年来党内民主建设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强调了党内民主和集中的关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指明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本质,“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阐明了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路径,“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指出了推进党内民主的目的,“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这些新理念新要求,对贯彻落实十七大关于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要求,加速党内民主进程,深化“中国式民主政治道路”的探索,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三、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们在改革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干部队伍建设从神秘到公开,从伯乐相马到公开赛马,民主、公开、竞争的力度不断加大。但从今年5月中组部公布的对近8万名干部群众的调查结果看,目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相比,还存在不足和差距,干部选拔任用的满意度是67.04分,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的满意度是66.84分。问题突出表现在:民主参与程度有限,公开范围有限,竞争程度有限,这势必对“择优”形成制约。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总结近年来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强调指出: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在于“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首先是作为原则性要求提出来的;二是同时又把它与“机制”建设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表述富含新意,振奋人心,让人们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充满期待。可以确信,在选人用人上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要求,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机制,有利于确保党管干部原则、“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标准的落实,有利于做到“五湖四海”、拓宽视野、广辟途径,从而将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四、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赖以存在、发展和发挥领导执政作用的载体。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基础在基层,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基础在基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基础也在基层。目前,全国基层党委17.9万个,总支部22.9万个,支部331万个。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来自哪里?来自于适应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的需要,不断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形式和工作方式,这是推进整个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十七届四中全会根据十七大党章和报告的要求,在总结近年来各地探索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对推进基层党组织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必须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强调要按照“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这一新的功能定位开展工作,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同时,全会对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创新做出了具体部署:一是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二是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三是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四是“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部署新要求,突破了传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理念、思路和模式,适应了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步伐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与时俱进地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出必要调整和改进,必将带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局面、新面貌。
五、以坚强党性为保证,改进和加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当前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但党内也存在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全会继承了我们党作风建设的优良传统,重申“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全会在总结借鉴改革开放以来加强党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党风建设的思路,“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全会从党性的高度,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本质做出了新概括。近年来,党中央高度注重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胡锦涛同志曾经明确指出“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是作风的内在依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体现”。在此基础上,四中全会强调要“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这既是对党的作风的核心和本质的深刻阐释,同时也是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党的作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六、推进制度创新,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反腐败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历经“运动反腐”到“办案反腐”再到“制度反腐”的探索历程,从当初把反腐败作为一场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斗争”,到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反腐倡廉工作的理念在升华,思路在转变,要求在提高。在此基础上,十七届四中全会做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和部署,突出体现在: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这些部署和安排,既体现了十七大的整体思路,又针对当前反腐败工作形势和特点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举措,必将进一步扩大战果,进一步提振广大群众的必胜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