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纪律审查» 以案警示» 西安博渊中学汪蔷:支取择校费,校长说了算

西安博渊中学汪蔷:支取择校费,校长说了算

发布日期:2014-04-18 作者:

 忏悔人:汪蔷原任职务:陕西省西安市博渊中学校长

  涉嫌罪名:挪用公款罪

  案件进展:2012年2月28日,西安市莲湖区法院开庭审理了汪蔷挪用公款案。

  案情简介:检察机关指控,2011年3月,汪蔷从西安市博渊中学自设的择校赞助费“小金库”中挪用公款214万元,以其子名义购买住房一套。

  曾经入选全国目标教学十佳校长 

  我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在父母含辛茹苦的供养和翘首企盼下,1984年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101中学,当了一名化学老师。 

  或许是学化学的缘故,我知道人的一生只要懂得追求和拼搏,就会产生“化学反应”。因此,我工作起来兢兢业业,对每一节课都认真对待,精心撰写每一份讲义,精心设计每一个教案。那时的我就像一块海绵拼命汲取一切知识营养,然后又毫不保留地倾洒给每一个学生。我的努力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认可,我从一名带普通班的老师,慢慢成为带高中毕业班的骨干教师。 

  1995年,我成了西安101中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高级教师,并当上了学校的教务主任。1998年,我又被任命为副校长。我抓教学质量、抓教学管理、抓学纪学风,使学校成为令莘莘学子向往的名校。2006年,我被评为全国目标教学十佳校长之一。 

  2009年,我被组织任命为西安博渊中学校长。对我来说,工作和事业又都上了一层楼。当时我虽已年近50岁,但骨子里仍始终保持着一种拼命精神。我到任一年后,由于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博渊中学从市级重点中学成为省级重点中学。 

  “春风得意马蹄疾”。成为校长后,我踌躇于梦想放飞,在为自己可以规划一所学校发展方向、左右一个学校运转而满足时,忘了一句话,那就是“权力给了你更大的舞台,也意味着更大的诱惑,就看你能否把持得住”。 

  挪用学校公款214万买房,作为给家里的一份投资 

  对于中小学的择校赞助费,可能大家都已经不陌生了,不少学生家长对此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谁都知道,择校赞助费是“烫手山芋”,却难以禁绝。对于择校赞助费,我也曾有过不正确的认识,认为它有存在的必要性。原因有二:一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现状决定的,即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导致中小学教育质量不平衡,而且在短时间内也无法达到平衡。再加上现在很多父母都很在乎孩子,出于对孩子前程的考虑,会不惜一掷千金为孩子选择好的学校,使择校赞助费有了现实需求的土壤。二是国家给中小学的经费虽然每年都在增加,但也不可能完全满足,特别是对教师的奖惩评价机制还不完善,与教师的心理期待有落差,需要学校自己想办法对表现好的、工作认真的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偿,以保障他们的教学积极性。这部分钱从哪来,择校赞助费无疑是一个便捷诱人的补充渠道。 

  我担任博渊中学校长后,博渊中学的大学二本升学率逐年提高,可谓一年跨越一大步,学校的声誉也因此越来越好,想来这里上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博渊中学的择校赞助费也越收越多,几年下来收了近500万元。 

  在择校赞助费的收取和使用上,各学校一般都流行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即“潜规则”,那就是为了应付检查,基本上都是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支取由学校“一把手”一人说了算,其他校领导不知情、不介入、不参与。 

  2011年3月,我在西安市南郊某商务广场看中了一套房子。当售楼顾问说出房子总价是230余万元时,如果放在过去,我肯定是想都不敢想,更别说买了,但现在有了方便的支钱通道,我决定买下它,作为给家里的一份投资。当月,我便从学校收取的择校赞助费中分两次挪出214万元,将其中的100万元交了房屋的诚意认购金,并以我儿子的名义签订了认购协议书,将其余的114万元放在我父母家中,准备交剩余房款。 

  当时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时邪念会使自己的事业倒塌,人生失控。2011年9月,在上级教委检查学校“小金库”时,我挪用学校资金的事东窗事发了。 

  最愧疚的就是自己的罪行给儿子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如今我走到这一步,与其说诱于收取和使用择校赞助费的“潜规则”,还不如说是自己的私欲在作祟。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潜规则”是外因,我内心的私欲便是内因,这才是我犯罪的主要原因。 

  我痛恨自己因一时的冲动而毁了多年来呕心沥血的事业。现在,我最愧疚的是,自己的罪行给儿子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在对儿子的培养方面,我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也很争气,考上了名牌大学。现在他马上就要毕业了,参加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成绩也很不错。一直以来,我是儿子的骄傲,儿子也是我的骄傲,可现在我却触犯了法律。 

  在任博渊中学校长期间,我曾经多次参加有关方面组织的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当你伸出贪欲之手时,一定要先算算事业账、经济账、亲情账。”过去这句话只是从我耳边轻轻飘过,我根本没把它当回事,如今想来却感到振聋发聩!只可惜,我明白得有点晚了。 


0